光伏膠膜,前景如何?切入該市場,有哪些風險?
碳達峰、碳中和行動,再次引爆光伏等新能源產業,產業鏈各環節的頭部企業受到資本關注。
而在光伏行業產業鏈中,光伏膠膜是決定光伏組件質量、壽命的關鍵性材料。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光伏膠膜,就締造了一個市場占有率超50%的龍頭企業——福斯特,市值高達千億元。
那么,光伏膠膜行業如今是否還值得切入?這個行業前景是不是真的一片光明?《膠界》這期和大家一起看看光伏膠膜行業的都有哪些風險。
采購成本高目前市場上主流膠膜為EVA光伏膠膜,它的原材料成本占比在90%以上,而原材料中成本最高的則是EVA樹脂。
EVA樹脂的用途十分廣泛,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,比如各類運動鞋的鞋底。雖然,我國EVA樹脂的總產能居全球首位,但是用于光伏級的高端EVA樹脂,卻仍主要依靠進口。截至 2021 年,我國光伏級EVA樹脂僅斯爾邦、聯泓新科和寧波臺塑三家公司可生產,累計產能不足40萬噸,國產化率不足三分之一。光伏級EVA樹脂的稀缺性就導致了較高的原材料成本壓力。除此之外,2022年開年以來,原油價格的飛漲進一步推高了原材料的成本。而由于下游組件客戶已深受硅料漲價的折磨,實在無法再承受光伏膠膜的漲價,因此,光伏膠膜的成本壓力最終只能由膠膜廠家內部消化。毫無疑問,對于原材料占比超90%的光伏膠膜產品而言,如果石油價格繼續上漲,必然會對光伏膠膜產品的利潤水平造成非常大的影響。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,龍頭老大福斯特毛利率分別是25%、16%,而老三海優新材則只有15%、12.55%。
現金流壓力大
以上分析可知,光伏級EVA樹脂在市場上仍然稀缺,使得光伏膠膜廠家在面對供應商時幾乎沒有議價能力,因而供應商對光伏膠膜廠家的采購提出了“嚴苛”的條件,如超過40%的毛利率,以及僅約1個月左右的付款周期。面對如此強勢的供應商,光伏膠膜廠家的客戶—也就是組件企業,卻又是另一番景象。作為光伏產業鏈議價能力最弱的環節,組件企業自身的現金流本來就捉襟見肘,因此這些企業在向福斯特支付光伏膠膜的采購款時,一般會有2-9個月賬期。這就導致光伏膠膜廠家的售貨款需要2-9個月才能收回,而采購款卻要在1個月內支付。付款的速度大于收款的速度,這使得膠膜廠家的現金流表現非常難看。即便是膠膜龍頭老大福斯特,也是如此。在2017-2021年五年的時間里,福斯特累計實現凈利潤60.53億元,而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卻只有可憐的9.72億元,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藏在了應收賬款中。2021年,福斯特的應收賬款高達35億元。另外,因去年突擊備貨,福斯特的存貨也激增151%至24.5億元,這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現金流。
擴產容易,供大于求
光伏膠膜行業,還有個明顯特點,輕資產且擴產周期短。雖然膠膜廠家的現金流壓力大,然而在光伏各環節中,膠膜是典型的輕資產環節。2021年度,海優新材固定資產營收占比只有10.86%,福斯特固定資產營收占比相對略高,但也只有15.57%。輕資產導致膠膜擴產周期較短,而且擴建產能相對容易,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兩年看到各家膠膜廠家都在擴充產線的原因。這種特性也就決定了,即便未來膠膜市場需求翻番,也不太可能出現供給缺口。膠膜或將長期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。這種情況下,利潤空間將進一步壓縮。因此,在光伏膠膜行業時不時會出現一種景象:增收不增利。雖然近幾年膠膜廠家的成長性可觀,但更多的是在為上游原料端掙錢。當然,能把公司年收入和市值都做上去了,即使不掙錢,或許也是一種實力的表現。
本微信部分圖片及文字,來源于其他公眾平臺與互聯網網頁,其目的是為了將更好的內容分享給更多人,版權依舊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有涉及侵權請予以告知,我們會盡快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,謝謝。
- 上一篇:沒有啦
- 下一篇:第25屆國際膠粘劑及密封劑展重啟(11.23-25 武漢) 2022/10/16